25 / 10 / 28

给 iPhone Air 开通了中国电信 eSIM

9 月份 iPhone 17 系列发布,iPhone Air 成了我最期待的机型。然而在发售前夕,中国大陆地区宣布推迟。从多方消息来看,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没做好 eSIM 业务的准备,不愿意让中国联通独吞市场。

全球发售日的第二天,我陪同朋友前往香港 Apple Store 取他预定的 iPhone 17 Pro。在店里摸到了 iPhone Air,纤薄的机身,淡雅的色彩,除了尺寸略大了一些,手感就像是第一次摸到 iPhone 7 Jet Black 让人兴奋不已,什么单摄像头、单声道、USB 2 的缺憾都可以让人抛之脑后。

受制于海外版本无法安装中国大陆运营商的 eSIM 以及相关政策并不明朗,我决定等等国行上市后综合下消息再考虑要不要入手。

10 月 22 日中国大陆正式发售 iPhone Air,运营商 eSIM 政策都没能完全确定下来。当天运营商派工作人员在 Apple Store 门口第一时间接待购买了 iPhone Air 的用户,协助用户当场或引导前往营业厅办理。甚至在微信公众号里还提供了预约上门办理 eSIM 的服务。但从用户反馈来看,办理流程上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闹出来不少笑话。最离谱的一个案例,在 eSIM 办理要求中提到无法异地办理,要回到号码归属地才能完成实体 SIM 卡到 eSIM 转移和注册,甚至有人为了办理 eSIM 业务专程从深圳坐飞机前往北京,结果就被其他用户卡了 BUG

「我异地办理 eSIM 转移行不行?」

「不行」

「那我异地补卡可以吗?」

「可以」

「那我补的卡补成 eSIM 呢?」

「我试试」(成功了)

除此之外,中国大陆版的 iPhone Air 在最初可以前往海外并装满 eSIM,再返回中国大陆地区到营业厅完成中国大陆 eSIM 办理。然后没过多久,这条绕过的方法就被 OTA 了,至此中国大陆版的 iPhone Air 无论在哪里都只能安装两个 eSIM,并且如果删掉了中国大陆运营上的 eSIM 再次安装还要再走一遍到营业厅办理的流程。

说实话,被恶心到,有种梦回当年禁用 WIFI 推行中国版 WLAN 标准 WAPI 的时候了。我对中国大陆版的 iPhone Air 完全失去了兴致。

意料之中,由双十一购物节和百亿补贴加持,iPhone Air 在电商网站的日常价格来到了 7499 元,拼手速可以下探到 7099 元。

我,蠢蠢欲动。

接连抢了几天,终于在拼多多 7099 元拿下了国行 iPhone Air 256GB 天蓝色。当天发货,看配送轨迹应该是华强北货源,次日早上还在睡觉就被快递员电话叫醒配送到手。投递流程比国补还复杂,拆箱,激活。快递员上传了外包装条码、机器激活状态、机器联网状态、机器内条码+已拆外包装条码的照片才算走完全部流程。

洗漱完踩着电信营业厅开门时间,直接到店办理 eSIM 业务。大堂经理简单确认了一下是否为国行机器,拿号,落座。

接下来和到营业厅补实体卡的流程一致,身份证验证,人脸识别。业务员二次确认机器版本是否为国行,告知我 Apple Watch 上开通了一号双端的 eSIM 要取消才能办理,只能先取消掉。和之前安装海外 eSIM 的体验完全不同,不是那种扫描二维码下载配置文件。而是业务员在手机上通过拨号 *#06# 查询 IMEI 国际通信识别码,在业务微机上操作一番,手机联网后下载了配置文件才完成。

总用时大概 30 分钟。

从 iPhone Air 在中国大陆推迟发售,锁运营区域,锁 eSIM 数量,以及需要到店办理。这整个过程都非常抽象,难以理解。eSIM 一个释放手机物理空间且方便用户切换/办理手机卡技术,在中国落地却是如此模样。

但这里是中国,又觉得「合理」了。只不过合的不是「我」的理。